敦煌是甘肃省酒泉市辖的一个县级市,中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
"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主,开始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敦煌地区曾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和陶器、铜器。夏、商、周时,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的后裔,当时叫羌戎族的在此地游牧定居。敦煌地区发现游牧民族留下的许多岩画至今历历在目。战国和秦时,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以后,大月氏强盛起来,兼并了原来的羌戎。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
长寿碱面
敦煌生长的一种胡杨树,当地人称“梧桐树”。树上流出的一种能食用的树液碱,和面的时候加入适量,制作成面条,特点是柔韧劲道,爽口舒胃,面条细长,厚薄均匀,汤汁鲜香,俗称“碱面”,又叫“臊子面”。每当老人过寿、小孩满月、家人出远门、正月初七日等人们都要做上这种长面,象征着人们长寿,称“长寿碱面”。碱面是在唐代就有,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敦煌碱面是自古以来敦煌人的待客佳品。
莫高酿皮
据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文书记载,在唐代敦煌酿皮子已是市场上热卖的小吃之一了。当时叫作“冷让”。敦煌本地方言将“酿(niang)”称作“酿(rang)”,后演变成今天的酿皮,人称“莫高酿皮”。现在,这种传承了一千多年的美食,在敦煌人眼里仍是不可或缺的民间小吃。农村人进城要吃,城里人逛街要吃,外来的游客也喜欢吃。不但夏天吃,冬天更要吃。据说,冬天吃“酿皮子”可以败“心火”。回家时,还不忘顺便带上几只“糖鎚”供家人品尝。
敦煌水饺
据说,敦煌古代每逢过节、宴饮活动等,都有着装鲜艳、风格时髦的靓女歌舞助兴和侍奉,她们在人群中交际穿梭,看起来飘飘如彩云,人们称“飞天仙女”。她们为宴会桌呈上的其中一种食品,就是“水饺”,又称“飞天水饺”。饺子古代称“馄饨或汤角”,又称“角子”。三国时期,魏国张楫所著《广雅》一书中,就有反映,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敦煌文书《张敖撰新集诸家九族尊卑书仪一卷》的《冬至相仰书》中有“空酒馄饨,辛垂过访”的描述。据此,饺子在那时已经成为敦煌人的日常食品了。
驴肉黄面
当地人们以驴肉为副食料、黄面为主食料的一种配套吃法,吃起来美味可口,俗称“驴肉黄面”。据传,来之于唐代敦煌的民间美食,具有补气养血,保健益神的功效。敦煌民间谚语有云:“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要长寿,吃驴肉;要健康,喝香汤”。改革开放后,敦煌酱驴肉逐渐为游客所亲睐,成为“中华名小吃”。开凿于公元十世纪晚期的莫高窟256窟宋代洞窟中就有拉面的壁画,敦煌拉面这一传统的饮食的工艺流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
泡儿油糕
敦煌文书P.3231卷平康乡官斋藉中即有“鎚子头”的记载。鎚子又叫鎚饼。其中,糖鎚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糖油糕”油糕,在敦煌至少有1200多年以上的历史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敦煌宾馆经过挖掘创新,制作出风味独特的“泡儿油糕”。
羊肉合汁
据中国《食经》记载的“跳丸灸”,就跟今天的敦煌羊肉合治十分相似。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由敦煌“郑家馆子—-福盛园”创制,八十年代传入敦煌宾馆。
羊肉粉汤
羊肉粉汤是在敦煌民间传统美食“清粉羊肉”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并成为它的替代品。“清粉羊肉”则逐渐失传了。以佐料馨香,汤汁鲜美,羊肉软烂,粉条柔劲,深得食家的喜爱。
月泉浆水面
据说取敦煌月牙泉之水,与一种野生草本植物羊奶蔓蔓发酵生成的浆汁。味美爽口、清凉解暑,与面条同食别具味道,因而得名“月泉浆水面”。“敦煌文书P.3231卷平康乡官斋藉中即有“浆水粥”、“浆水面”的记载。古代敦煌人有粥水熬粥的饮食习俗。浆水在敦煌至少有1200多年以上的历史。近现代浆水面是敦煌民间大众喜食的民间小吃。
胡杨焖饼
古代敦煌为少数民族游牧之地,人们统称他们为“胡人”。隋唐以来汉文化和胡文化(少数名族)相融合,成为敦煌饮食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以胡人的膳食习俗做法而演变得名,煮羊肉和面饼的焖炖相煎,实属一道敦煌美食,是敦煌特有的民间小吃。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