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地方风物传说的出现,都与本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地理风貌以及民众共同的心理愿望密切相关。敦煌地区处于亚洲腹地,属于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敦煌汉简就有“悬泉地热,多风,涂丘干燥,毋急其湿也”的记载。汉唐时期产生并流传于敦煌地区的悬泉(贰师泉)、龙勒泉、龙堆泉以及玉女泉等传说,就是敦煌民众渴望水的心理愿望的体现。金天麟说:“地方风物传说是折射历史的一面镜子。”这些传说承载着汉唐时期敦煌民众共同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是敦煌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民众文化心理的集中反映,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据史料记载,唐代自高宗开始就不断受到吐蕃侵扰,安史之乱中,吐蕃更是趁唐朝内乱大举入侵,他们“掳掠杀伤”“转死沟壑”的残暴行径,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据《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吐蕃)大掠河西鄯、廓等八州,杀其壮丁,劓刖其羸老及妇人,以槊贯婴儿为戏,焚其室庐,五千里间,赤地殆尽。”“斑斑泪下皆成血,片片云来尽带愁”就是敦煌人民对吐蕃贵族凌辱杀戮当地百姓的血泪控诉。由此看来,晚唐“贰师泉”传说的出现和流传,就不仅仅是怀念抗击匈奴的英雄李广利和传扬地方风物传说这么简单,而是通过赞扬贰师将军李广利的赫赫战功,以达到激励敦煌军民抵御强暴、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民间传说作为一种历史遗存,每一个古老的传说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具有大量的文化内涵。贰师泉、龙勒泉、龙堆泉、玉女泉等无不是古老敦煌历史文化的承载,透过这些美丽的传说故事,我们仿佛看到了汉唐时期处在干旱缺水的地理环境中的敦煌人民在抗敌英雄的率领下抵御外族侵略、保卫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以及在地方官的带领下与自然灾害抗争的顽强斗争精神。这些被勤劳智慧的敦煌人民编织成的一个个美丽的传说故事,一代代流传至今,成为了古老敦煌历史文明的文化记忆。
来源/敦煌非凡假期国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