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在这片书写了半部中华史的圣地上,从来都是用文化浸染着过往、滋润着山河万物。从莫高窟石窟到壁画雕塑艺术,从玉门关遗址到长城文化,从丝路咽喉到世界画廊,这个充满符号色彩和意象韵律的敦煌,唱响了一座匠心之城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丰富旅游文化内涵
在中国西部绵延一千多公里的河西走廊,一座位于广漠戈壁深处的绿洲城市——敦煌,它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罗布泊,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是古代中原进入西域的门户,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城市。
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党河和疏勒河流域里,就先后有大月氏、乌孙、回鹊、蒙古等多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和统治发展,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中,有汉文、古藏文、回鹘文、龟兹文、梵文等多种文字记录,它们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等领域,这里也是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等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悠久的历史文化,遍地的文物遗迹,浩繁的典籍文献,精美的石窟艺术,让这座古城熠熠生辉。
当站在这块富饶、神奇、诱人的土地上,敦煌不禁让我们在内心深处一次次为之鸣掌。
2016年9月20日,首届敦煌文博会在此成功举办,赢得了世界的瞩目,85个国家、10个国际组织的1500名政要、嘉宾与会,达成了“加强文化交流、实现合作共赢”的《敦煌宣言》,“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的深刻定义更加明确,敦煌文博会是“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的时代定位也更加明晰,这也表明,在几千年后的今天,敦煌依旧肩负着促进中西方各领域交流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又一年的同一天,第二届敦煌文博会在敦煌举办,被誉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的文博会,深化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也加快了敦煌发展的步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敦煌建成了国际会展中心、敦煌大剧院、敦煌国际酒店等,完善了包括三条高速公路在内的城区、园区、景区交通网络,大幅度提升了医疗卫生、食药安全、消防应急等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加强了城乡环境治理,塑造了城市风貌特色,增强了城市发展的活力与魅力,敦煌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明确。
来源/中国报道新闻网